能有企业从印度全身而退吗?
说起印度,对于企业就像强盗窝,随着经济格局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超多的人口,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社会,正是外资注入拉动需求的天然基石。
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国内市场饱和,竞争大,不如向外寻求生机。于是越来越多的车企走向印度这个尚未开发的“宝藏之地”。然而,极度恶劣的环境,往往使得最终结局是外资的“坟场”。不透明的规则,让企业如同待宰的羔羊,最终只能狼狈身退。
日前,上汽集团宣布与印度最大的钢铁生产商JSW集团在当地成立合资企业JSW MG Motor India。实际上,自去年印度政府就在强制上汽转让股权,这一消息不过是给大家印度终于成功的感受,一切尘埃落定。许多人士质疑称上汽集团多年成果终成泡影,被印度强行掠夺,丧失控制权。据悉,上述合资公司价值高达15亿美元。合资公司由JSW集团持股35%,同时金融机构、汽车经销商和员工也拥有部分股份。印方实际总持股比例达到51%,上汽获得49%的股份。
名爵方针对上述传言进行否认,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团通过持有49%的股权,实际上获得了超过50%的投票权。此外,合资公司中的员工持股和经销商持股虽然没有投票权,但上汽仍然对MG的品牌和技术拥有绝对控制权。
事实上,自2023年6月就有相关质疑,彼时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金达尔西南集团正试图收购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该公司本是上汽集团在印度全资子公司。为此,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上汽名爵印度公司被当地强行低价收购,丧失控制权”。而上汽集团则回应称该言论严重背离事实。
然而一家从没做过汽车的钢铁公司,拿到了近51%的股权,这样的事实也摆在眼前,对于大众来说,事实胜于雄辩。
据悉,在全球化事业上,上汽集团如今已经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上汽集团全年海外销量达到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再创历史新高。面向2024年,该公司的海外销量目标是135万辆,2025年则冲击150万辆。
上汽或许已经努力了,毕竟印度的作风就是认钱不认人,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杀猪盘。因为了解本国弊端,他们积极招商当吸引外资进行投入之后,等待养肥,然后收割他们的资金,产品,技术,流水线。最后不费吹灰之力收获满满。
这事情发生早不止一次,上次引起轩然大波的小米被印度税务局认定汇给高通进口芯片发费用属于非法汇款,且没有计入进出口商品的交易价值中,构成偷税漏税行为,一下罚款48亿元,555亿卢比。这笔数量不小的钱即使是小米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也很难背下这口大锅,但是上诉失败。
小米奋斗十年归来仍是白衣。
小米尚且如此,名爵这边的动作遭人怀疑也是理所当然。
名爵自2017年进入印度市场之后,辛辛苦苦帮印度实现汽车产业链本土化,拉了不少国内供应商,又在印度搞产业。可以说,进入印度的企业真算得上兢兢业业,高额的投入使得企业后续难以脱身,没到断尾求生的地步企业都要琢磨一点投入收入比。
虽然,3月15日,印度政府宣布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汽车制造商降低电动汽车关税。从某种程度来说,印度放开了关税大门,支持制造商进军印度市场的计划,如果换成其他国家就是大力鼓励发展。但是,谁都知道,无法预料的印度人,很可能在之后翻脸不认人。
名爵这一消息目前已被官方辟谣,但是扬汤止沸挡不住大家基于事实的猜想,纷纷“谣言”恐怕并不会因为一纸澄清而归于平息。